Quantcast
Channel: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490

NBA明星賽改革應如何著手?中國職籃聯盟CBA大膽創新搶先示範

$
0
0
為了增加外界關注以刺激收視,NBA效法MLB美國職棒大聯盟,自1951年開始舉辦明星賽,後來還在正賽之外,加入新秀挑戰賽、灌籃大賽、三分球大賽和技術挑戰賽等項目,演變成為期三日的「NBA全明星週」一系列活動,時至今日,已經有將近50年的悠久歷史。 不僅讓觀眾能看到眾星雲集的高張力賽事,也是對入選球員的一種肯定,因此NBA的明星賽一直以來,都是NBA每年除了總冠軍賽以外,最令人期待的比賽。但近年來,NBA明星賽卻遭遇到極大的挑戰。 由於參賽球星害怕在明星賽時發生意外,影響正規賽季的表現,而變得比較不願意在認真防守,導致明星賽的對抗性下降,反而變成48分鐘的低強度三分球投籃練習和灌籃秀,讓外界大為不滿,造成明星賽收視率不斷下滑。 即便聯盟在2018年做出調整,改變組隊方式,由分區的人氣王挑選自己的隊友,企圖製造話題扭轉頹勢,但事實證明效果相當有限。根據Nielsen的電視收視調查(詳見下圖表),去年的明星賽收視率僅有3.8,追平2008年和2010年,並列史上最低,總收看人數680萬人,則是史上第二低的紀錄。 這份調查結果,固然和球迷收視習慣改變有關,因為網路在最近幾年蓬勃發展,逐漸取代電視轉播,不過明星賽的熱度逐年下滑,仍是不爭的事實。至於NBA官方該如何從根本著手改革呢?或許該參考剛剛落幕的中國CBA全明星賽。 圖片來源 三分球、灌籃高手在民間 素人也能出頭天 今年CBA全明星週的三分球大賽,邀請來自華僑大學的射手孟翔參賽。他的表現出乎眾人意料之外,在8名參賽選手中排名並列第3,力壓一票CBA射手,包含兩屆三分球大賽冠軍山東西王後衛張慶鵬。可惜他在加賽階段不敵新疆帥哥射手可蘭白克,距離晉級決賽,僅差一步之遙,但神準的外線已經令人印象深刻。 但說起素人電爆職業球員,今年CBA灌籃大賽的戰況發展,才令人感到不可思議。CBA官方特別邀請來自吉林大學的唐浩博,及在大陸民間頗具盛名的素人灌籃高手「雲南滑翔機」矣進宏前來踢館。 結果沒想到中國CBA本土扣將全軍覆沒,只有新疆洋將Kay Felder挺過首輪,和賽前不被看好的素人唐浩博、矣進宏攜手晉級決賽。更驚奇的是,「雲南滑翔機」矣進宏克服先天劣勢,在決賽大顯身手,爆冷擊敗Felder奪冠,讓人見識到中國素人籃球員的實力。 當灌籃大賽變得了無新意,三分球大賽變成投籃練習,或許素人球員的參賽更能增加可看性。矣進宏證明素人球員的加入,並不會造成戰況一面倒的結果,反而比起職業球員,素人球員不須害怕受傷或出糗,反而更願意為了吸引觀眾眼球放手一搏。 學生籃壇明星vs職業潛力新星!CBA新秀挑戰賽玩出新花樣 集結所有NBA未來之星的新秀挑戰賽,自1994年開辦至今,進行多次變革,從最早期的東西區對決,到一、二年級生的學長學弟較量,再到Shaquille O'Neal、Charles Barkley、Chris Webber、Grant Hill等傳奇球星從中挑人組隊,演變至近幾年由「美國對抗全世界」的戲碼。新秀挑戰賽不斷在求新求變,就是為了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,但本質上換湯不換藥,而且新秀球員也會為了避免受傷,而出現防守鬆散的問題,因此關注度同樣年年下滑。 CBA的新秀挑戰賽就做了大膽嘗試,將來自CUBA各隊中國的頂尖大學生組成一隊,對抗由CBA年輕球員組成的星銳隊,進行全場五對五和半場三對三的賽事,看看到底是職業選手,還是學生球員比較厲害。 大部分的人應該在賽前都會一面倒的支持職業球員,認為他們將會痛宰學生球員,但實際上雙方的實力並沒有那麼懸殊,例如去年的五對五對抗賽,和今年的三對三鬥牛,都是由CUBA聯隊爆冷勝出,讓觀眾大呼不可思議。而且這場面子之爭,由於兩軍實力相近,所以沒有人敢鬆懈,整場比賽都必須繃緊神經,激烈程度完全不輸正式比賽,像是今年的對抗賽,兩隊合計共出現36次犯規,而且沒有任何一隊得分破百,可見比賽有多麼激烈。 除了CBA這樣的模式,NBA或許也可以考慮採取不同的方式,像是讓聯盟戰績最差的球隊,交手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最佳球隊。因為當2012年夏洛特山貓創下聯盟史上最低勝率,或是前幾年的費城76人還在「Trust the Process」連年戰績敬陪末座時,就有球評大膽提出NCAA的頂尖名校Duke、Kentucky,都能戰勝這些NBA墊底球隊的想法,所以讓NBA弱隊和NCAA強權對決,可能也是個蠻有趣的提案。 如果看膩全場五對五 那麼一對一單挑行不行? 在NBA明星賽進行球星「一對一單挑」,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,因為這樣逼得球星們不得不拚盡全力,或許有助於提升比賽精采程度,就連拓荒者先發後衛C.J. McCollum都表示贊同,但事實果真如此嗎? Imagine this pic.twitter.com/6fzKutJc5q — Bleacher Report (@BleacherReport) January 12, 2020 CBA今年就在明星賽增設「一對一單挑」項目,由粉絲票選前、後場球員的對戰組合,在節與節的休息時間,進行2分鐘的單挑對抗。球迷投票產生的兩組對戰組合,分別由北區的林書豪和韓德君,要對決南區的趙睿及胡金秋。 賽前外界可說是對他們抱有極高的期待,但比賽真正開打後,成效反而不如預期。林書豪和趙睿的交手,沒有華麗的過人或炫技,反倒變成輪流在外圍投三分球,令人有點失望;韓德君與胡金秋的「重量級對決」,多了一些身體對抗,算是稍微好看一些,但雙方都只有拿出五成功力,實際上也沒激烈到哪去。 另外,今年這項賽事還有一項特別規定,那就是球星在「一對一單挑賽」的得分,將會加倍累計在個人和球隊得分上,此舉是為了激發球星的榮譽心,期望他們會因為想替所屬球隊取勝,而在「一對一單挑賽」毫無保留。可惜這兩組對戰都非常有「默契」戰成平手,誰也沒有打敗誰,對明星賽戰局也沒有太大影響,反倒對個人數據和爭取個人獎項比較有幫助。 像是南區的趙睿靠著攻下全隊最佳的30分,獲得明星賽MVP,但扣除在單挑賽的得分,實際上他在正規在僅攻下12分,對戰況的影響力沒有帳面上來得大;反觀他的明星賽隊友Marcus Denmon,全場紮紮實實拿下26分,尤其第四節和林書豪提槍對轟,還貢獻守住勝利的再見抄截,絕對是南區明星隊最後能獲勝的頭號功臣,卻無緣明星賽MVP,顯示出這項制度的不公平。 顯然CBA本次設立「一對一單挑」,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即便比賽的進行方式改變,性質依然相同,球星們還是會害怕意外發生而有所保留,因此若是NBA實施「一對一單挑」,可能還得增加更多配套措施才行。 跳脫既有框架 CBA引領的明星賽革命正在上演 相較於已經成立超過70年的NBA,才剛萌芽25年的中國職籃聯盟CBA,完全是小巫見大巫。尤其CBA大部分的制度,都是在近幾年姚明接手中國籃協主席之後,才逐漸建立起來的,而且他們在規則和觀念上,仍有眾多不完善之處,像是在《林秒出手》是他太軟?還是CBA球員太髒?林書豪「鼻青臉腫」事件帶來的反思,就有討論過關於裁判尺度與球員保護的相關議題。不過CBA近年來,在明星賽的舉辦上,勇於跳脫傳統框架,率先大膽嘗試創新思維,依然值得讚許,也值得NBA借鏡。 相信在看過CBA的明星賽改革實驗後,NBA官方也會有很多創新的想法,就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,未來NBA的明星賽,能夠玩出什麼新花樣吧!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➡️➡️➡️往右滑看林書豪在2020CBA全明星賽我最喜歡的一球 說起喜歡這球的原因,在於當時同屬北方明星隊的林書豪和韓德君,得分皆突破30大關,是全隊得分最高的前兩名,如果球隊最終順利贏球,那麼明星賽MVP應該會頒給得分最高的勝隊球員,林書豪大可選擇自己當英雄,他卻一心為了團隊的勝利,選擇傳球給出手機會更好的韓德君,可見他無私的心態 職業生涯首次參與明星賽的林書豪,比賽前段大多以傳球為主,看得出他希望每位隊友都能成為鎂光燈焦點。前三節他出手不多,扣除1v1比賽的得分,他不過才進帳11分而已。但是進入真槍實彈的決勝節,他立刻切換成進攻模式,又是切入上籃,又是三分長射,單節獨拿12分,一肩扛起重任,舉手投足間展現無比自信,整個體育館也不斷迴盪著「林書豪!」的歡呼聲 雖然很可惜最後攻下全場最佳41分9籃板5助攻的他,和勝利擦肩而過,然而,相信這場比賽,將會成為他最難忘的回憶 ️影片剪輯自BBnet的YouTube #cba #cba中國職籃 #jeremylin #keeplinproving #林書豪 #林秒出手 #北京首鋼 #北京首鋼男籃 #cba全明星賽 #cba全明星周末 #2020cba全明星賽 EdotTdot_4|運動視界專欄作家(@etbasketball)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1月 月 13 日 上午 5:18 張貼 這是我經營的IG粉專。近期已經開始分享一些關於NBA交易、簽約的分析,歡迎大家追蹤喔~ 推薦閱讀: 《林秒出手》林書豪近況絕佳竟遭替換!CBA北京首鋼突如其來的決定目的為何? 歷史大三元之王、超狂40分大四喜! Jamaal Franklin堪稱CBA現代神獸 球迷不可逾越的那條界線在哪?Isaiah Thomas「冰沙」事件帶來的省思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490

Trending Articles